一、肥料的定义
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学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二、肥料的分类
为了规范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国家对肥料的名称和质量标准有明确的规定。
1、根据来源,肥料分为有机肥、化肥和生物肥。
(1)有机肥的定义: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判断其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不得小于30%。
(2)化肥的定义:
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市场上常见的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
(3)生物肥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微生物接种剂、交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等。
2、根据营养元素各类的多少,肥料可分为单质肥料、复合(含复混、掺合)肥料。
(1)单质肥料: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的肥料,如尿素(只含有氮)。
(2)复合(复混)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含有氮和磷)等。
(3)有机—无机肥料,将标明养分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原料,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同时含有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合成肥料。
3、根据施用方法不同:还可分为撒施肥、冲施肥、叶面肥等。
三、农作物专用肥
由于不同作物的生长过程及期待的收获成果各不相同,因此,不同作物对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参照作物生长地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特点,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不同土壤营养成分的吸收规律、合理配方,精细加工面生产出的适用于特定作物的配方肥料,即为该作物专用肥。
四、农作物的必须营养元素
必须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根据作物需求量的大小和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C、H、O、N、P、K);
2、中量元素,钙、镁、硫(Ca、Mg、S);
3、微量元素,包括:铁、锰、硼、锌、铜、钼、氯(Fe、Mn、B、Zn、Cu、Mo、Cl)。我们所说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营养元素的种类是指大量元素的种类,在市售肥料包装袋所标注的肥料养分式,如6-53,是指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6%、5%、3%。
五、农田施肥的作用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营养元素,而这些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每年通过收获作物籽粒果实会带走大量营养元素,如果土壤得不到营养元素的补充,就会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肥力下降,从而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六、农田平衡施肥的重要性
平衡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和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比例,并选用科学的施用方法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之所以科学合理,是由于它有正确的理论基础,下面的几个学说是它遵循的基本原理;
养分归还学说,(在第5条中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其次是最小养分律,它的中心意思是,植物生长发育要吸收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
第三是报酬递减律,其内涵是,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作物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再增加施服量,反而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最后是因子综合作用律,就是说,施肥应及其他高产栽培措施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增产效益。平衡施肥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节肥、增产、维持土壤肥力。
七、如何进行平衡施肥
要想平衡施肥,就必须了解作物的需肥特性、当地的土壤条件,开发适用于某一区域的作物志用肥。作物专用肥是根据某种作物的养分需求规律,结合当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方,在保证平衡施肥的基础上,简化施肥种类和施肥程序,保证增产效果,因此选择和施用合适的专用肥料,是平衡施肥的关键。
八、平衡施肥带来的效果
平衡施肥由于各种营养元素比例、数量合理,能够使作物对养分均衡吸收、植株健壮、抗病虫害、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作物自然高产、优质,同时平衡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肥料投入成本,农民自然增收。
九、我国过量施用化肥已到极限
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的化肥农药生产大国、进口大国和使用大国,以化肥农药的高投入来换取农产品的高产出。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化肥用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达到140多万吨,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未被农作物吸收的部分导致我国至少1300万-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严重污染。中国环科院首席专家、生态所所长高吉喜说:“中国化肥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化肥以无机氮和磷为主。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从1985年到2000年,全国共有14100.8万吨氮肥流失,即每年约有900万吨流失。所施氮肥的一半在其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据调查,中国75%的湖泊水和50%的地下水已遭受污染。”2019年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历时两年多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占排放总量的43.7%,几乎占了一半,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根据农业部此前对全国污水灌溉区的调查,在约140万公顷的受调查污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